最近一直挑些烂片来看,因为无须耗费心力,时间过得轻松。何必在电影里再给自己找些感触以及麻烦呢?
但是内心还是渴望好片子的,所以一个人的时候,选了这部《窃听风暴》,其实故事并不出奇,类似的情节更加残酷的画面也见到过,但是还是打动了我,或许是因为那些简洁的叙事方法,内敛的煽情,也自然包括了对于制度以及私欲泯灭人性的描述。但是还不仅如此。
最晶光闪亮的是女主角,她是彻头彻尾的艺术家,视艺术如生命,所以她要小心翼翼地维持自己的生命,哪怕需要奉献出身体给不爱的男人,也不敢说出不字,就因为这份维护,才让后面的情节更加悲情,当她终于听到自己最怕听到的话时,那神经质的脸部抽动,也同时让观众内心抽动,她最终选择了出卖爱人来换得自己的艺术生命,我无法苛求她要站上道德制高点,但是无论如何选择,她的艺术生命都终结在那一刻,因为无论是外在的强权压力,还是内在的道德污点,都足以杀死她的灵感灵魂灵性。当最后她选择站在道路中间的时候,仿佛一件美丽却易碎的艺术品被打破。这才是全片的高潮所在吧,这场风暴始于克里斯蒂娜
能看到这部电影纯属意外,因为我几乎不看任何片名中带有"风暴"字样的电影..这一系列的偶然事件是这样发生的:前些日子先是读<弑君者>,对国际法和国内法产生拉1些兴趣,考G的时候又考到civil disobedience,查阅了一些资料后,发现是个巨大无比的坑,越来越糊涂乐,,,然后看了1961年版的<纽伦堡大审判>,对里面的Bertholt夫人一见倾心,这个版本和1995年的版本相比,审判的对象是最高军事法庭的法官,这就从国际法问题转移到了自然法问题,为了把这件事情搞清楚,我不得不开始啃西塞罗,奥斯丁,阿奎那,霍布斯,洛克,卢梭,黑格尔,边沁,朗富勒,哈特,以及菲尼斯等等等等,,,一系列的法哲学著作,,要达到我的目标"成为一个常识健全的人"到现在也只是十去其三,看样子起码还得再攻一个月,才能有个大概齐的了解,这个按下不表,等我形成大致的历史观再来写影评好了
“窃听风暴”他人眼里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www.24788.net/voddetail/1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