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奥斯卡《盗梦空间》技术奖全收而最佳导演却归《国王的演讲》,同样今年的奥斯卡《雨果》技术奖全收而导演却归《艺术家》,时不我与,一部分好导演总是和奥斯卡无缘,而他们的影片却总是出彩,所以能为他人做嫁衣的好导演才是真正的好导演,诺兰如是,马丁如是。
在当今的好莱坞,相信片子只要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拍的就是票房的保证,诺兰对空间画面叙述的把握炉火纯青。在他的作品《记忆碎片》中虽说画面被剪的过度零碎,但它的零碎显示出了一个个空间,碎而不乱,杂而中心不杂,作为叙述空间性影片在结束上带观众真正走进了影片高潮,如果不是一个好导演,绝对驾驭不了《记忆碎片》。
而在《盗梦空间》中,一幕在大镜子面前的长镜头无疑是对导演及摄影人员的双重挑战,那一幕幕交错的空间如果不是好导演咋能拍的层次分明。
《蝙蝠侠》系列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系列之一,而之前的蝙蝠侠总是稍显平淡没有明显的高潮,但自从诺兰接手前传系列后《蝙蝠侠》突破以往那种平淡,总有一点跌宕起伏的细节,画面精细了很多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淫者见淫,你们猜,身为一个工作吃饭蹲马桶上网看书打游戏平均每天保持坐姿14小时的死白领的我,看完蝙蝠侠之后究竟被哪一点戳中了呢?
是史无前例弱智轻敌活泼柔弱宛如一朵姣花的OOC韦恩少爷么?
是高帅富与白富美莫名其妙的炮友关系么?
是管家爷爷爱的表白么?(爷爷操着一口销魂的硬国口音又身为管家这种高危职业还终身未婚在一个怪咖小孩旁边守了这么多年活寡你敢说你不是暗恋布鲁斯他爷爷我就跟你拼了)
并不是啊。
那么答案是什么呢?是什么呢?究竟是什么呢?
请大家跟我一起念:腰!腰!切克闹!
没错,就是腰啊,每天躺下来都会痛得叽叽叫的腰间盘啊。
姣花韦恩关在监狱里被人家土法炼钢拿大麻绳吊起来猛踹脊梁骨的时候我的眼泪都要落下来了。
脊椎骨突出一块,好熟悉的对白。
为毛我的医生只是建议我每天像个傻逼似的吊在单杠上做拉伸?为毛没有人这么神来一脚把我的脊椎给踹直?
哪怕会像韦恩少爷那样连呼带喘叫得像叫床一样让人默默脸红我也乐意的……麻痹长痛不如短痛!
你们说是嘛!!
前篇废话
这是今天我在百度“北美票房吧”里写的帖子,主要是因为今天《黑暗骑士崛起》(以下简称TDKR)的媒体评价问题引发了吧里一片争斗,正好今天把《蝙蝠侠:开战时刻》(以下简称BB)和《黑暗骑士》(以下简称TDK)都重温了下,想到一些东西,结合吧里的现状,边写边发出来。不是蝙蝠侠原著漫画粉丝,所以我只把两部电影当作依据,实际上诺兰也不会太在乎原著漫画的某些设定。所以如果有些问题,美漫迷可以提。
一 内在的故事逻辑
实际上我一直有种感觉,就是TDKR相比于TDK,诺兰不会玩的太大,不会走得更远:一是因为系列终结篇,肯定要有一个完美的收尾,不一定会是大团圆,但必然不可能是TDK的绝望至死;二是“崛起”的名字。这个名字就意味着,在TDK里被塑造的虚无而模糊的蝙蝠侠英雄形象,将在这一部里重新崛起。
回想BB,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地建构英雄成长的套路:BB用了半部电影讲述布鲁斯如何战胜恐惧和童年阴影,而且用的是“到西藏修道”的模式。基本上在西方人的眼里,如果到了像印度,西藏这样的地方还解决不了心灵的问题
Batman可以算是我最喜欢的英雄题材人物了
坦白说我并不喜欢这部蝙蝠侠
我觉得是Nolan拍的并不出彩的一部
其实从他的上一部盗梦空间我就已经不喜欢
相比之前的致命魔术和黑暗骑士系列绝对是降低了层次
这部电影铺垫太长
其实黑暗骑士的看点就是他节奏紧凑
有事说事
但这部减掉一个小时都不为过
小丑永远是我心中最完美的反派角色
一个具备邪恶理念的人制造出来的恐惧才是真正的恐惧
而这部里的贝恩虽然发动了恐怖事件
但尼马这是因为爱
因为爱情~~简单的生长依然随时可以为你疯狂
这部里的动作场面也满差的
纯无聊的格斗
我们的蝙蝠侠有了新的装备--会飞的小黑
但尼马我怎么就一点都不喜欢这新货色
摩的啊摩的
这才是你应该骑的啊
这不是一部烂片
但对于像我这样的蝙蝠侠迷和对Nolan电影有期待的人来说是失望的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蝙蝠侠三大反派浅析————黎明之前的黑暗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www.24788.net/voddetail/1419.html